可选但非无关:为什么你仍应该参加SAT或ACT考试

编者注(2025年):本文最初写于2021年,也就是在疫情高峰期许多大学开始采用可选提交考试成绩政策的时候。截至2025年,一些大学已经恢复了SAT/ACT的要求,而另一些仍然是可选提交。然而,本文提出的逻辑对于当今的升学环境依然高度相关。

SAT/ACT成绩现在是可选的,那我还需要参加吗?

需要的,原因如下:

1. 如果大学真的不在乎考试分数,他们会直接禁止考试,而不是变成“可选提交”。
2. “可选”政策背后其实隐藏着学校的策略目的。
3. Common App里的大部分内容本来就是“可选”的,但我们还是照样提交。
4. 参加考试几乎没有坏处,却可能带来巨大的优势。

“可选”并不意味着“无关”

我们来看一段大学通常在说明可选政策时使用的表述:

“我们理解当前情况下学生面临的困难,因此不会因为未提交SAT或ACT分数而对申请人进行惩罚。”

与此同时,他们还会说:

“我们欣赏那些在困难中仍坚持参加考试的学生,他们的努力和成绩将被充分考虑。”

这两句话其实是逻辑矛盾的:如果分数真的不重要,那为什么还要“充分考虑”它?

真正不在乎分数的学校,根本不会保留它作为“可选项”。

学校真正的动机是什么?

“可选提交”政策其实早在疫情前就出现了。其根本目的是:降低看得见的申请门槛,从而吸引更多申请者。这样,学校的录取率会下降,选择性(selectivity)变高,排名也会随之上升,进而吸引更多学生——对学校来说是一个完美的良性循环。

关于“平均值”的误区

如果一所大学的SAT平均成绩是1460,那你拿到1460是不是就安全了?

不一定。

举个例子,美国人均收入是6万美元左右,那是不是一个四口之家应该每年赚24万?显然不是。因为收入高的人拉高了平均值。

同理,如果你想申请前10%的大学,你的每一项申请材料,包括考试成绩,都必须“高于平均”。

考试成绩是最容易提升的部分

GPA、课外活动、文书、推荐信……这些都很难短期提升。唯独SAT/ACT是可以通过正确训练快速提升的。

在我的强化课程中:

  • SAT成绩平均提升200分以上(5周)

  • ACT成绩平均提升6分以上

  • 学校假期期间,也有10天的短期集训营

如果一个影响这么大的项目能被快速提升,那为什么不做呢?哪怕它是“可选”的?

结语

“Test-optional” 并不意味着“Test-ignored”。它只是说明游戏规则变了——但这些新规则并不会写在纸上。

你能掌控申请中的任何一个部分,就应该让它发光。SAT或ACT是可选的,但是否主动应对这个选择,从来就不是可选的。

Previous
Previous

两位完美的学生,一位被拒:大学录取中的隐藏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