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 和 ACT 不是知识考试:为什么“冲刺学习”比长期补习更有效
简介
为什么许多学生在补习数月后仍没有显著进步?
很多学生通过每周一到两次的课程准备 SAT 或 ACT,持续数月,进步却非常有限。相比之下,我的“超密集课程”(每周五天、每天五小时、共五周)通常能在几周内让学生的 SAT 提高 200 分以上,ACT 提高 6 分以上。
原因很简单:SAT 和 ACT 并不是知识考试,而是技能考试,这类考试必须通过高频集中训练来掌握。
这些考试评估的是“应试技巧”,而不是“积累的知识”
虽然 SAT 和 ACT 涉及一些语法规则和数学概念,但真正的高分来自学生在时间压力下解读、处理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他们掌握了多少知识。
每周一次的补习适合内容型课程(如 AP),但 SAT/ACT 成功的关键是改变学生的考试行为——而行为只有在高度沉浸的训练中才能真正转变。
1. 语法:考查技术准确性,而非语义理解
例句一:He loves dogs that are cute.(他只喜欢可爱的狗)
例句二:He loves dogs, which are cute.(他喜欢所有的狗,而且觉得它们都可爱)
虽然这两句话在意义上有明显差异,但 SAT/ACT 并不会考察你是否理解含义,而是会问你逗号是否该出现在 “that” 之前。
换句话说:标准化考试不能考“观点”,只能考“规则”。这说明语法题并不是在考察语言能力,而是在检验一套可重复、技术化的判断流程。
多数学生在生活中并不常见这样的句子,因此依赖“听起来对”常常出错。学生必须训练自己抵制直觉,改用规则驱动的决策逻辑。
2. 阅读:基于上下文的阅读方法不适用于 SAT/ACT
学校里,读懂文章大意即可。但 SAT/ACT 不允许“理解推测”类答案。
例如:文中写 “He needs five million dollars.” 多数学生会觉得“五百万是很多钱”,但文中并没有说这个数字是多还是少。
若问题是“这笔钱数量如何被描绘”,正确答案必须与原文精确匹配,比如是否用了 “only” 或 “more than”。
每个正确答案必须直接源自原文,甚至具体到形容词或标点符号。
这需要的是基于证据的阅读技巧,而不是依靠上下文的理解能力。这是完全不同的阅读技能,必须通过系统训练获得。
3. 数学:即使理解概念,也可能做不对
数学确实要求理解,但在 SAT 的 600 分段或 ACT 的 26 分段之后,成功的关键不再是单一知识点的掌握,而是:
能识别并处理多知识点结合的题目
看懂题目隐藏的本质考点
识别陷阱性的问法
比喻:学校数学像按类别摆放的书架,一次只教一层。而 SAT/ACT 像从整个图书馆中随意抽题。学生可能在学 AP 微积分,却忘记了几何基础。
所以考试真正考查的,是跨主题快速切换并做对题目的能力。这个能力只能通过密集、多样、连续的练习建立,而这正是“超密集课程”所提供的。
为什么每周一次的补习无法解决技能型考试的挑战
一周一次或两次的补习,给学生留下太多时间回归旧习惯。
SAT/ACT 是表现型考试,和体育或音乐一样,真正的进步来自集中、重复、高频的训练。
正因为如此,几周内的密集练习,效果远远优于持续几个月的低频练习。